2008年11月18日 星期二
2008年11月17日 星期一
海上之霸
在範圍廣闊的地球表面上,太平洋上的天氣開始變得不穩定,海面上伴隨著零散且缺乏組織性的熱帶雲團,正在靜靜地醞釀著……
接著的十二小時內,該熱帶雲團的組織得到良好改善,附近之風力亦有所增強,中心海平面氣壓亦隨之下降,因而頻頻被各大氣象機構升格為一熱帶擾動。它所孕育出的能量,挾帶的溫濕水氣,為鄰近的海域帶來惡劣的天氣現象。由於熱帶擾動身處之垂直風切變微弱,高空擁有頗佳之分流式輻散,海水溫度亦適中,於是熱帶擾動在良好的大氣環境下以氣候平均值的速度進一步增強。轉眼間,擁有大自然最巨破壞性力量之一的海上之霸終於誕生 – 熱帶氣旋。
為甚麼我稱熱帶氣旋為海上之霸呢?熱帶氣旋是大自然中一股猛烈旋捲的溫暖氣團,也是掌管熱的神,它取盡海上熱力,發展自己,突破極限,成為海洋上的霸者。
一般人以為熱帶氣旋是所有風暴級數的專一名稱,這是大大的錯誤。其實,熱帶氣旋可分為熱帶低氣壓,熱帶風暴,強烈熱帶風暴,颱風,強烈颱風和超級颱風。高的海水溫度及充沛的水氣是形成熱帶氣旋的主要原因。颱風的活動範圍,直徑足以達二千多公里。由於低層空氣不斷上升,使地面氣壓下降得更低,空氣旋轉得更加猛烈,這時海上之霸會變本加厲。對於經常航行於海上的船員來說,颱風可說是他們航海時的最大夢魔。因為海上會翻起數十米的驚濤駭浪,加上強勁的風力,船隻可被旋風所構成的渦度結構捲入,構成極大威脅
一個成熟的颱風,中心風力往往超過每小時150公里,距離中心之最低海平面氣壓極低。通常我們從電台,電視台上所聽到的颱風走勢,大多以不同的方位來說明。其實,颱風也會受兩種引導性氣流所引進的,它們分別為外力和內力。當一熱帶氣旋位於強盛的副熱帶高壓脊的南面時,便會受到其偏東氣流引進,向偏西的方向行進,另一方面,若一颱風擺脫自我增強機制而爆發性增強為超強颱風的話,任何的外力絕對沒有能力去引導它,此時它便會受自我內力的影響,採取偏北的途徑移動。當時系統的環流結構會擁有強勁的螺旋性,中心附近會發展出一相當堅固及混圓的中心密集雲層區,此雲層區內亦擁有一發展成熟的無雲風眼,四周亦有強烈螺旋雨帶的發展,並由南向北捲入系統中心。眼壁是最接近颱風中心的環形對流雨帶,相當堅固,四周的風雨才是最狂暴,破壞力最大的地區。通常大部份颱風只有一個眼壁,很多成熟而具相當威力的颱風亦會出現雙重眼壁結構,其威力之強,唯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真正領悟。還有一件令人驚訝的是,匯集颱風所有能量的颱風眼,它的狀態竟是平靜無風,而且天空還異常的晴朗呢!
死亡是人生的必經之路,颱風也有著同樣的道理。當風暴的中心通過陸地上時,風眼牆,中心密集雲層區及風眼等的結構性組織會受到地型的嚴重破壞,而外圍環流也會呈現切離之勢,對流活動會迅速減少,中心平均風力亦會隨之而減弱,直至系統完全移入內陸消散為止。主要因素是陸地通常有眾多山脈,會對颱風的低層環流中心構成渦度不平穩的現象,同時陸地水氣嚴重缺乏,切斷了水氣的輸送帶,促使熱帶氣旋減弱消散。
海上之霸的一生就此在陸上結束了……
颱風伊布都的八號之下...
7月23日下午1時40分,三號強風信號發出了......
我聽到這個好消息後,不禁開心起來,更一時興起,到了我家出面不遠的停車場,感受這個大型颱風的風力。但是,出到去後,先至發現,原來都幾大風,雖然平均風力唔強,但是陣風便有點...........
之後,我一整個下午,都在電腦前,跟一眾"風友"討論。
其後,風力非常強,當時是晚上七時多,風力看來比下午時增強不少。當然,我亦繼續在電腦前,觀察颱風伊布都的動態。
後來,我"看看下"電視,在八時多看見2小時內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此時,我又到電腦前,不斷追蹤颱風伊布都之動態。但是,等了又等,始終未收到消息,是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的消息。..........終於,到了十時多,我聽到有"無線報新聞"的聲音,便去看看,但是,竟然是颱風伊布都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的特別報告!!!我歡呼了!!!為一個大型颱風而歡呼!!!(雖然歡呼了幾秒後被喝止-.-)
到了第2天........
我早上七時幾起了床 (按 : 因為7月24日是家長日 :p),看見八號,心中仍有一點興奮。其後,八號轉了三號,媽媽說要出去送花給人,所以要出家(按 : 不是做和尚啊:p)去。我想感受伊布都的"餘威",所以便嚷著要和媽媽一道去。
出去街後........
我才發覺原來風勢仍然很強,到了的士站,我們要坐的士去了(因為有4盆花)。坐的士途中,我從車窗看見外面風力仍然很強(按 : 收音機竟然說"三號戒備信號"......=.=)。
落了車後(按 : 幸好沒"落錯車"),我發覺風力很強,一個陣風幾乎把我和媽媽吹倒呢!!!我們亦快快回家了。
2008年8月24日 星期日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發出機會
到今次鸚鵡,有不少人談論本站報告的機率值,其實小弟一直都想寫一份研究報告詳細解釋這數字是怎樣計的,奈何沒有時間,就在這裡簡單解釋一下吧‥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發出機率是利用統計方法來計算的,並不是憑直角或猜想所空說出來的數字,有時,最後公佈的機率數據可能會按實際情況略作調整,則會在報告中加以說明。
這個統計方法的概念源於 2005 年時,一份香港天文台的科研報告論及熱帶氣旋在不同的位置時,香港會有烈風的可能性,這報告一度在網上氣象界引起廣泛討論。
小弟利用這概念稍作轉化,嘗試統計熱帶氣旋在不同位置時,香港天文台曾經發出什麼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接著,考慮到熱帶氣旋的路徑預佈,在 24, 48 及 72 小時會有不同的誤差範圍,再把這範圍和位置結合,計算出 24, 48 及 72 小時發出不同熱帶氣旋警告的機會。
這個統計模式的資料庫是由 40 年代至 2004 年為止,在這裡特別多謝世界熱帶氣旋網網主 tn 當年積極和小弟開發這個系統。由於統計是根據過去資料,因此自天文台最近改變了熱帶氣旋警告制度以後,相信這個機率的參考性就可能有所下降了。
總之,最後重新提醒大家,這個機率只是一個參考,請不要以它作為你做任何決策的考慮因素,大家應留意香港天文台發出的熱帶氣旋警告,並用自己的智慧,留意實際天氣情況,作出明智的決定。
2008年5月19日 星期一
為四川地震及緬甸風災禱告
亦不忘記緬甸的災民, 最近特意去某大報紙的國際版處找, 原來現正只剩下一小格的報導了, 但報導內容卻是叫人難過‥ 緬甸軍政府竟叫八萬災民擠迫在集中營中做苦工! 而且還喝令他們不得濫用救援物資, 每天僅得港元 $7.8 工錢,沒有食物。中國人還好,算有愛心亦同心救援災民, 那緬甸呢?他們也是人啊!天災,的確無情, 但人如何面對天災,又是大問題, 有時,人自私所帶來的災害比天災更深, 願人人都能反省和努力學習去愛‥
‧為祖國求平安禱告手冊
‧宣明會捐款
‧紅十字會捐款
2008年4月21日 星期一
拉利娜的第一擊?
說到早發出的熱帶氣旋警告,不明白傳媒何矣在報導時強調浣熊破紀碌地最早發熱帶氣旋警告, 但明明後來卻說只是戰後最早,還說明戰前有更早在四月初襲港的熱帶氣旋, 那麼這個報導是不是前後矛盾地誤導人呢? 看來大部份人都會自動濾掉戰前前後這個 keyword, 把浣熊看成是有史以來最早襲港的熱帶氣旋?
休息了接近半載,第一擊即具威脅的浣熊,自然多一點時間留意, 還為本站警告的首頁粉飾小修,再看一看有沒有什麼新的預報資源, 發現了 wind profile 和降雨機率,更加有數值預報颱風路徑集合! 真是使人精神為之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