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香港天文台一份研究香港暴雨長期趨勢的科研報告 (Regional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of Hong Kong Over the Past 50 Years),本港過去五十年的雨量的確是有增加的趨勢,其中又以市區特別明顯。有理由相信是和香港市區的發展,熱島效應加劇有關。而根據香港天文台雷暴日數統計,本港雷暴的次數亦同樣有上升的趨勢。
根據所提及的科研報告,熱島效應加劇暴雨和雷暴可能有以下原因:
- 冷氣機排放熱力,高密度建築使熱力不易散卻,近地面氣溫上升。市區與附近環境的溫差,還有地面與高空溫差,加強了局部地區性大氣不穩定度,使對流加劇。
- 市區空氣污染嚴重,空氣中懸浮粒子的增加可成為水氣凝結核,使雨雲形成。
- 人造的地表增加摩擦力使低層輻合加強(估計高密度大樓亦增加了風洞效應)亦使陣風加劇。
雷暴陣風時間短促但強勁,破壞力不比熱帶氣旋弱,實在不容忽視。香港天文台現在已有在雷暴發生時警戒市民陣風可能發生的情況,而市民亦應該在暴雨的日子對這種陣風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