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23日 星期日

2002年第二季風界回顧

又過了三個多月沒有發電子報,2002年已過了兩季了,剛在上週,北半球東亞就正式踏進夏季了。目前,滯留鋒已上至華中,副熱帶高壓脊也守著好位,適宜熱帶氣旋從太平洋進入南海中北部。另一方面,最新資料顯示今年六、七月時很有機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然而厄爾尼諾的出現,其所帶來的影響又是每次不同的,因此今次厄爾尼諾會不會也和1997年一樣為我們帶來較少的熱帶氣旋呢?我們仍不可妄下定論的,請留待時間見証。

4月初我們有04w,不過強度弱,也遠至西北太平洋中部上出生,活過一日餘後便煙消魂散。5月中我們有今年第二個超級颱風,海貝思(凱背...不就是我在背詩嗎?:p),其亦是一個生於西北太平洋中部的熱帶氣旋,很早便轉向。海貝思的路徑和發展都相當典型,沒有特別值得討論的事項。

5月尾有06w,在南海北部出現,其也頗接近香港,不過出世後便東移遠離,因此注視度也不大。

6月初的浣熊有較多可談的有趣地方,浣熊來自廣西,掠過香港南方的南海後,通過台灣海峽,再到達台灣以東,本站一度發出全面警報。浣熊到達台灣以東(6月7日)時已相當殘弱而顯得不似風形,垂死的一隻浣熊,在翌日竟突然強壯起來,這和高空噴射氣流的微妙配合有關,這變化叫大家全部都跌下眼鏡,而浣熊亦是當天被命名的。適逢當時正是世界杯在韓日進行的時間,而剛巧浣熊是韓國提出的名字,再巧合的是,當時所有部門都預測浣熊會增強至到接近颱風級的強度逼近日本,所以,當時有一個有趣的問題:「韓籍的浣熊會不會影響世界杯賽事的進行呢?」浣熊先對美軍那霸基地構成直襲威脅,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前陣子才不斷做演習,模擬一些熱帶氣旋直襲海軍基地,那浣熊可真算是為JTWC來個實習了。後來,浣態進入西風帶後減弱奇快,因此雖然牠的確橫掃日本南部沿岸,但牠以散弱不堪,不俱任何威力了。

2002年3月31日 星期日

2002年首季風界回顧

計著原來已經有三個多月沒有發電子報,2002年也過了一季了,即冬去春末的日子。在這段時間,基本應沒有什麼風界事件可回味的,但今年西北太平洋不給我們悶著,平均每一個月也有一個熱帶氣旋出現,情況看來比較少有,也趁此機會讓我簡略和大家回顧下這三個風。

2002年第一個熱帶氣旋,於1月10日在菲律賓東南方海域形成,其後他以氣候平均速度增強,12日時達最大強度並被命名為塔巴,中心風力達85km/h左右(本站之評估值);當時塔巴擁有明顯的螺旋雲帶結構,且一度可見雲捲風眼在低中層出現,頗為美麗。由於當時曾預測塔巴會進入南海,因此本站一度發出初級警報,而這亦是本站第一次在1月份發出初級警報。當然,在這麼的季節,不難估到塔巴最後在菲律賓附近受強垂直風切變所殺掉而未能出人頭地。

2月份有今年第二個風,這個可來得殺氣騰騰,搖身一變即成超級颱風。這個被命名為米娜的風,於2月27日在西北太平洋155E附近出生,後受穩定的副熱帶高壓脊所導引而一直西進,同時持續加強。米娜於其第4日大時成為颱風,第6日成為強烈颱風,並開始轉西北移動。米娜轉向後一日經歷其最後的迅速增強期,並在第8日大時成為超級颱風,其結構相當對稱,伴隨基本環流及密集雲區之結構,相當宏偉。米娜最後在130E前轉向,折入西風帶。本站在預測米娜方面可謂相當成功,包括在三日前成功預報成為超級颱風,在24小時前預測其迅速增強及在四日前預測其會在130E或以前折向等。這等成功可為帶給小弟莫大的鼓舞。

3月中葉再有一個長命而體弱的03w--一個不能被命名而曾給予人幻想的小風。03w於3月19日出生在棉蘭老島以東的近海上,不久他即西進闖入南海,在這期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趁預測03w在進入南海後會轉向西北移動趨向南海北部,並持以颱風之級數;本站和一眾同僚可是雪亮眼晴的(hehe~可能誇了一點..),當然不太盡信這預測,要不然這次可能要本站白出初級警報了,不過沒有深入做過資料搜集的人可能有過一段憧憬的時間...怎樣也好,03w的一生頗為慘淡,它進入南海後一直也十分殘弱,僅維持熱帶低氣壓強度,且香港天文台一直也沒留意他哩!

2002年2月1日 星期五

五十:五十

作者:白龍

當有異性朋友對你的態度好像和別人不同時,就開始猜測對方是不是喜歡上自己。於是開始試探對方,又詢問朋友的分析,又自己妄猜一番。有八位朋友提供了中肯客觀,但結論是分歧的,四個說是而四個說非,五十五十,還是一切未知。到最後,若不去問清楚,真正答案仍是未知;又或是等,也許答案是石沉大海。
  
不過,有時候,猜測和分析的這個過程,當中似是而非,有點曖昧,又會是令一番滋味,非絕對的壞也非絕對的好,又是一個五十五十。



白龍近日好像頗鍾情於天氣數值預報方面的應用研究,所謂天氣數值預報,就是利用超級電腦,輸入實況天氣的讀數,再利用大量數學公式去運算出未來的天氣預測。白龍家中雖然沒有超級電腦,但就可以通過互聯網看到世界各地氣象研究部門所輸出的數值預報結果。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目前可供我們民眾很方便地使用的數值預報系統已由初初的三台增至現在的八台...嗯,沒錯啦,就是這八位朋友。

利用多台數值預報的意見去預測颱風在關鍵時候最終路徑的感覺是如何呢?

白龍想了一想,大致就是和本文起首一段的情況相似了。平時都不會逐位向朋友詢問意見,主力的只有三位(好像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的三賢人一樣哩),但當到秋冬要預測轉向形颱風時,八位朋友就要齊齊坐埋開大會了。秋冬颱風的魅力在於,它會脅以極美的姿態和厲害的強度而來,起初,它就在遠遠的西北太平洋上悠悠以直趨過來的路徑接近,就好像一位異性對你的態度和別人不同,所以就開始引來你的猜測。這個颱風會在一個關鍵位時減速至最終停滯下來,似乎它是要考慮「愛你、不愛你」(黎明主唱),我倒不知它在想什麼,但我實在想知!所以要猜測和分析,往往這時候那八位朋友所提出的結論都是五十五十地分歧著,而你便在探討整個處境中作詳細徹底的分析,到最後仍是一個似是而非的猜測,可是你即是肯問颱風也不會回答你,於是你等待,可是颱風很好人的,它不會要你久等,一兩日內它就會拿下決定自動自覺地告訴你一切答案。

即使你還是要等,但猜測和分析的這個過程,當中似是而非,有點曖昧,又會是令一番滋味,不過今次的感覺絕對是好的。



1998年超級颱風寶絲絕對係五十五十的一個好例子,
她叫風迷幻想後痛心




閣筆前略略解釋下,咦?為什麼秋冬颱風喜歡在行行下停下來,而五十五十地可能轉向(由西移轉東北移)又可能繼續西進呢?(路徑轉變可達180度啊!)。

秋冬控制颱風路徑的天氣系統有兩個,它們分別是低空的大陸性反氣旋和中高空的中緯度西風低壓槽,前者會帶領颱風進入南海,後者會帶領颱風轉向趨往日本,而這兩個系統往往會在某個時刻某個位置共同出現,並共同影響颱風移動,颱風最後路徑就取決於誰的影響力較大,決定勝負的因素往往配合天時地利,又是一個難分難解的決鬥。

2002年1月10日 星期四

強悍與脆弱間

相信在眾多天氣現象中,一般人最印象深刻最感興趣的就是「打風」了。沒有天氣比颱風來襲時更惡劣更可怕,傾瀉而下的暴雨和氣勢磅礡的烈風,天上烏雲飛快移動,構成一幅如同世界末日的圖畫。還有小時打風停電倒樹,甚至屋搖窗破的情境,可能是吸引大家成為風迷的原因,而亦因此,在大部份人眼中,颱風都是強悍的。

但對一些有進行過颱風動向預測的資深風友來看,颱風卻是顯得多麼的脆弱!從另一個角度看,颱風只是地球大氣中的一個小小旋渦,在尺度分類上,颱風介乎於中至小尺度系統間,生命期常少於十天。對比於大尺度系統如副熱帶高氣壓和西風帶,颱風就更是顯得軟弱無力,處處受制。颱風的移動和強度很受這些大尺度系統影響,例如,颱風一但靠近西風帶,即被它的利刀--強垂直風切變和毒風--乾冷空氣破壞得體無完膚;副熱帶高氣壓一旦轉型,颱風又怎可繼續安處舒適的熱帶,它必需無奈地被送往西風地獄之去。

大家也不要忘記,颱風其實是熱帶氣旋強度分類中最強的一級,達不到颱風強度的熱帶氣旋倒不顯得十分強悍,特別是來襲香港的熱帶氣旋。不達颱風強度的熱帶氣旋即不脅以颶風威力,則即使直襲香港,在高山大樓的保護下,熱帶氣旋的威力也被大大削弱和打下折扣。風迷們盼待颱風逼近,但試問又有幾多熱帶氣旋可成長為颱風?熱帶氣旋本身需要成長也實在是要有太多的條件配合,例如熱帶中的高水溫、高濕氣、強輻合和高空輻散..還有更多更多,各種條件巧妙作用才可培育成一個颱風。可惜的是,颱風的本質仍是脆弱的,大氣環境稍一改變,它也是會撐不著而要衰竭下去。

颱風的一個特點是其最惡劣天氣很集中的出現在其中心附近,例如一個普通颱風它的颶風圈半徑就大約僅為其系統半徑的十份一,可見颱風強悍的力量也是相當侷限的。溫帶氣旋被譽為溫帶風暴,和熱帶風暴(一般人有時給熱帶氣旋的通稱)相比,雖不算強悍,但卻強宏。如果說在大氣系統中誰是強者,老實說,我覺得溫帶氣旋是較為優勝的。深冬的溫帶氣旋生存其可達半個月甚至更長,它本身為中尺度系統,但卻和大尺風系西風帶有微妙互動的關係;溫帶氣旋十分明智,它只會留於溫帶當中渡過一生,並善於分配其能量到系統各個部份,適應大勢環境而生。亦因此,差不多所有在冬季的溫帶氣旋也能增強至相當於颱風的強度,就是當它移至溫帶氣旋故鄉--咢霍次克海時,它中心可持有颶風風力和980hPa以下的氣壓。

直至這裡為止,我並不是想告訴大家研究溫帶氣旋是比熱帶氣旋更有趣和更有價值,也不是說颱風的破壞力真的如想像中細...在這裡,我只是想到熱帶氣旋和溫帶氣旋的加強和維持方式實在很像我們處世時的某些態度,你想成為一個強悍但脆弱的人?還是一個強宏而耐久的人?其實颱風就好像一些時常希望一步登天而缺乏計劃的人,他們會時時希望幸運之神降臨而一夜成名,就如颱風需要很多條件巧妙配合才可出現一樣。這個幸運的成品雖可取得極強悍可怕的威力,但力量卻是那麼局限在一小點內,而當大勢已去時,這個奇蹟亦會在一刻間灰飛煙滅。溫帶氣旋又如何?它就有如一個做事前先作計劃的人,他會考慮到和四週環境的互動關係,並有效地把力量分配,最後就建立出一個穩定、強大而真正長傳的王國。

2002年1月5日 星期六

別了,風球

今後有熱帶氣旋逼近本港時,若有人問我會不會懸掛八號風球時,我大可以皺一皺眉,然後肯定地回答:「不會」。這一下的皺眉並不是我在思索,而是在嘆息,掛波已成為歷史了...

全港最後一個信號站--長洲信號站由二零零二年一月一日起經已關閉,香港天文台今後會「發出」而非「懸掛」熱帶氣旋及強烈季候風信號(俗稱黑球)。香港天文台稱,停止使用長洲信號站標誌著利用懸掛風球傳遞風暴信息的時代經已終結。而隨著資訊科技及網絡之發達,市民已可通過傳媒、電話及網頁等渠道得知熱帶氣旋警告的發出,亦再沒必要實實質質地去「扯波」。

對於這項對於風界而言的重大轉變,小弟並無異議,只是不知香港市民要多久時間才可適應這個轉變呢?由一九一七年至今,天文台已開始利用掛波去通知市民熱帶氣旋威脅本港的情況,而「扯波」、「除波」這個動詞亦深入民心,甚至,連新立的暴雨警告信號系統,亦被物體化而被貫而「球」之稱呼,可掛可除。

隨著天文台之宣告,本站亦會跟隨;由今年開始,本站將會將懸掛/除下熱帶氣旋信號改為發出/取消熱帶氣旋警告。新時代,新轉變,大家只有接受現實,習慣改變吧...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