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31日 星期五

熱帶氣旋破壞指數TC Damage Index (TDI)

萬二分感謝凱兄找我去研發熱帶氣旋破壞指數 TC Damage Index (TDI) 這個東西,更十二萬分多謝我朋友,同是香港天氣資訊中心版主的紅兔兄和我一起研發這個東西,這個東西如果沒有紅兔參與的話我一定完成不了,所以他的功勞比我大 ~

十分記得六年多年初入氣象界時第一次造訪熱帶氣旋追擊站一刻我的想法:覺得這裡真的很厲害,甚至會有自行研發的東西——對,我在說的是香港風力指數,能夠以一個數字嘗試去理解香港整體的風力。當然,香港風力指數不是完美的,尤其在西南風的時候指數傾向低估本港風力,但這是別話,不在此詳談。那些時候,愛幻想的我總喜歡想如果我有能力研究類似的指數就好了,結果,今日這件事真的發生了。

這件事想起來也真的有趣,事緣在莫拉菲襲港前夕,我和凱通電話,當中他說到有個想法希望我和紅兔去想,想法取材自熱帶氣旋追擊站早年回顧中「對香港造成的破壞」一項,希望紅兔和我能夠想方法能夠把這樣東西比較客觀地以數字表達出來。在打風後,我就和紅兔開始談這個東西,結果在反覆討論及試驗下用了約十五個工作小時後得出 TDI 現時這條公式。也許,大家會問,到底這十五小時幹甚麼呢﹖其實呢,討論了最久的是有關風暴潮的部份,如何令這個部份的因素比較合理,不是說笑,光是這個部份我們先後改了五六次,改到一個地步,紅兔也許想說出一個字。這十五小時也包括了由天文台的熱帶氣旋報告中抄資料入 excel 和打研究報告這些﹙麻煩﹞工序吧。

再細看 TDI 的總公式,是由三個因素組成,三個因素各自反映了風、雨和風暴潮三方面的影響,而這三個因素以如此的方式設定其實本質上希望把因素中的單位移除以令三個因素是以同一起步點相加。

當然,事實是這個公式各個因素的比重是由直觀所得出,可能大家不會同意,但是這個公式應該大致可以反映香港整體所受到的影響。風力的比重最高當然反映風會影響全港各地;雨的比重約為風的一半則反映熱帶氣旋相關的雨通常不會一下子落了很多,由於短時間內降雨較低,對排水情況較好的市區的影響一般很低,反而對郊區或山坡的影響大得多;最後由於風暴潮的影響局限在沿岸低漥地區,因此比重也就最低。

在閱讀本指數時還有一點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本指數設定時是以非線性指數為基礎,簡單說破壞力的上升比本指數的上升速度為快﹙這方面有點像量度地震的黎克特制﹞。當指數倍增的時候,一般可以預期該熱帶氣旋對本港的破壞大於兩倍,但到底是二點五倍、三倍、還是更多呢﹖我們在制定指數時沒有想到,但也許是個有趣的東西可以讓人想想。

至於這個指數將會如何發展呢﹖凱想過把這個東西延伸去實時和預測兩個部份,但紅兔覺得會很困難,且看會否有任何進展好了。﹙躹躬謝幕﹞

Sam Lau

二零零九年七月三十一日

4 則留言:

  1. 是不是有點象天文的星等,0等和1等星分別明顯,但3等和4等是看起來分別不大(香港的天氣真是...==")。

    回覆刪除
  2. 對,可以這樣說,雖然每一等差距都是兩倍多,但人眼看起來零等和一等的差異很大,三等和四等的差異就很少

    放在這處也是一樣,由 TDI 0.4 到 TDI 0.8 感覺上有分別,但都是正常一號風球的感覺,但由 TDI 0.8 跳到 TDI 1.6 嘛 ...... 就完全是兩個世界 ......

    回覆刪除
  3. 坦白說...這個東西真的很無聊
    是不是閣下有很多時間沒事幹 ?

    回覆刪除
  4. 這是價值取向的問題,我看到當中的價值,所以會用一點時間去學習和研究,僅此而矣,見笑了

    回覆刪除

網誌存檔